画说汉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美术作品创作工程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19-12-03 03:39阅读次数:

本网讯(邱文静、陈印)2019年11月29日,200余大学师生在汉水之滨的古城襄阳见证了“画说汉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工程启动仪式。湖北文理学院校长丁世学,湖北省学院空间艺术研究院院长苏山,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益民,湖北文理学院校办主任王守忠,计划财务处处长刘万君,美术学院院长蔡伟,党委书记黄有柱,武汉一起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迎春,青年画家韦伶,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发展规划与政策法规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处、图书馆等单位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活动。仪式由湖北文理学院副校长朱青林主持。

苏山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他说,活动将动员和倡导全省美术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为指导,用文艺精品创作迎接建党100周年,着力推出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工程规模宏大,计划创作完成100(幅/件)的美术作品,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分别在襄阳、武汉、北京分三次展出。

苏山对整个活动安排作了说明。他说,2019年12月完成创作草图(完成创作素描稿和书面文案,并提交书面说明)。2020年2月底上报草图经创作指导委员会终审通过后,由组委会办公室以政府采购的方式与作者签订创作任务合同,支付第一期创作启动经费。2020年3月-2020年12月进入作品创作阶段在创作期间,创作人员须定期向组委会通报创作进展情况。组委会和创作指导委员会定期检查创作情况。2020年底,创作委员会组织对创作完成作品的审核验收评选工作会,专家提出修改意见的作品需再次进行修改、完善。同年,开展印刷、出版设计、宣传片制作、展览设计工作。2021年3月工程宣传片审核完成;4月编辑出版文献、画册;3月-5月进入作品装裱、装框、装饰等备展工作;5、6、7三个月作品进厅布展及开幕式的准备工作;分别在襄阳、武汉、北京举行汇报展、观摩展、主题展;8月-12月撰写项目总结报告书及完善后续工作。

周益民在仪式上讲话,他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代表的全省美术创作人员对于汉水怀有深厚的感情,文理学院师生更接地气,更了解汉水,更有发言权。同时,他概括了本次活动的几个特点。一是使命特殊。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是包括广大美术家在内的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在建党百年之际,各高校、艺术创作单位不忘初心、负起使命,组织主题创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汉水流域的精彩添彩增光。二是时代特色。征集创作的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等,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反映百年来汉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展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创作主题鲜明,史料翔实,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中国气派和时代精神。三是意义深远。本次活动是广大美术家践行时代精神、展示艺术初心的创作实践,对于落实为时代立传、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的要求,激发美术界创新活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丁世学代表学校向致力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企业、社会爱心人士、专家学者表示敬意和感谢。丁世学指出,“画说汉水”主题创作活动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必将为艺术家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用“书”“画”来讴歌汉江流域地方特色,展示汉江流域丰富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描绘新时代汉水流域繁荣昌盛的美好画卷,为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增光添彩搭起广阔的舞台。

丁世学指出,湖北文理学院作为汉江流域的一所高校,始终坚持“与城俱进”“与城同荣”,将服务地方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积极探索学校“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径,在弘扬地域文化特色方面取得较好成效,本次“画说汉水”主题创作项目的开展正是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体现。

丁世学表示,学校将汇聚师生力量智慧,将这一项目完成好,做出特色、形成影响。同时按照协议,建好建强写生创作基地,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启动仪式上,由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蔡伟代表学校和孙迎春女士签订了捐赠协议,与苏山院长签订了校企共建写生创作基地协议。

活动结束后,大家参观了湖北文理学院美丽的校园,浏览了襄阳古隆中风景区,登上了襄阳古城墙,感受历史文化名城襄阳的独特风光。本次活动由湖北省财政厅、省文联指导,由湖北文理学院、湖北省学院空间艺术研究院主办,由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学院空间展览展评办公室、子涵庄园承办,蓝今文化艺术学校协办。

摄影:苏越、卜润慧



上一篇:我院苏山院长参加湖北省社会科学界第九次代表大会
下一篇:我院研究员彭静的作品获得国际装置类 “最佳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