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铁”为魂: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扎根产业土壤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层启示

发布时间:2025-09-19 06:30阅读次数:

13-J.jpg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深耕“铁”字号办学特色,在对接产业、培育人才、服务战略的实践中,为全国职业教育破解发展难题、彰显类型价值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核心经验,其启示集中于五大关键维度。
       校长白有林认为,坚守“产业需求导向”是职教扎根的根基。他说,武铁紧扣高铁智能化、轨道交通数字化趋势,构建“一引领五驱动四支撑”专业集群,动态调整专业方向,使专业与行业需求匹配度超98%,更联合138家企业组建国家级职教集团,以“订单班+现代学徒制”让30%新生入学即签约国企。这启示职业院校需打破学科壁垒,以产业链串联专业链,通过专业群+产业学院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对接”。
       那么,他们是如你深耕呢?
       深化“数字技术赋能”是职教提质的关键。作为教育部首批数字校园试点单位,武铁用AI、XR技术打造动车组模拟驾驶实训室,依托AIGC构建颗粒化教学资源库,更搭建中泰鲁班工坊云端平台推动“中文+高铁技能”出海。其实践证明,职业院校需以数字技术重构“教学-实训-评价”全流程,通过“虚拟实训基地+在线精品课程+智能辅教系统”组合,既破解实训资源不足难题,又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精准化水平。
       打造“双师型队伍”是职教强基的核心。武铁通过“企业实践+技术研发+国际交流”三维赋能,实现93%双师比例,更实施“访问工程师”计划、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让企业专家与高校教师共同授课攻关。这揭示职教师资建设需跳出“单一培养”模式,以“引育结合、专兼互补”构建结构化团队,让教师既懂教学又通产业,真正成为连接教育与行业的“桥梁”。
       融入“特色文化育人”是职教铸魂的抓手。武铁将铁路文化基因融入育人全程:以铁路博物馆开展沉浸式思政教育,把詹天佑精神、高铁工匠精神纳入课程,借“钢轨焊接大赛”培育“铁的纪律”。这提示职业院校需立足行业特色,挖掘行业精神内核,通过“文化浸润+实践养成”将立德树人转化为具体场景,让学生既掌握技能,又涵养职业素养。
       服务“国家战略”是职教增值的方向。武铁联合泰国院校开发轨道类国际化标准,为中老铁路、中泰铁路输送本土化人才,实现“标准输出、技术输出、文化输出”三位一体。这表明职业院校需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从“内向培养”转向“双向赋能”,在助力产业“走出去”的同时,推动中国职教经验走向世界。
       武铁的实践本质上是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精准落地:唯有扎根产业土壤、拥抱技术变革、坚守育人初心,才能在服务国家发展中彰显“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发展有潜力”的类型价值,这正是其给予全国职业教育最深刻的启示。

(作者:苏山,湖北省学院空间艺术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艺术中心主任)
上一篇:经纬交织的新时代:两所大学的三重镜像——从武汉纺织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开学典礼看高等教育的家国担当
下一篇:红色热土焕新颜:麻城以革命文化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 —— 麻城市为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提供宝贵的“麻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