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又一次思想解放
推动新一轮文化发展
徐粤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作为人类文明精华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中华文明基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意义是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第二个结合”的科学阐述,回答了结合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必要性和未来可行性,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必将成为我们未来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主动性达到了新高度。
更加坚定更加从容
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由于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军事、制度等全方位落后,一些社会成员对域外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的认知视角和交往姿态发生了从俯视到仰视的倾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一些社会成员对域外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的认知视角和交往姿态开始从仰视向平视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这些科学论断,把文化自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如何推进文化自信工作提出根本要求。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承载着文化自信的价值依托,生成并涵育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形态,是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气。只有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破除西方中心论、西方优越论、文明替代论和文明冲突论,才能进行平等有效的文明交流互鉴。这就要求我们站稳中华立场,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实践的发展和成果,在与文化实践的互动中加强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中国文化蓬勃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具有全球视野和时代前瞻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运用更具阐释力、影响力、引领力的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与此同时,应敞开文化心胸,推进外来文化的本土化,积极吸收借鉴各国文化有益成分和先进成果,这其中避免不加分析辨别地生硬搬用西方理论,避免出现用西方文化理论剪裁中国文化实践的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立足于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现代文明,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遵循。在文艺繁荣发展中要秉持开放包容精神,“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以文艺创作寻求激发个体情感的深切表现,缝合文化差异,启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以富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风范,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使中国文艺得到世界范围更加广泛的理解、认同和喜爱,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繁荣发展文艺中要坚持守正创新,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传统是文化的根脉,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传统不是历史,而是存在于当下的现实。把握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当如探寻源之于流的奥义,把传承与创新统一于现实,既要汲取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所蕴含的力量,又要积蕴“创意造言,皆不相师”的勇气,努力做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通过学术探索、理论构建和评论实践,为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贡献。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