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艺术乡建中的存真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4-08-10 01:30阅读次数:

来源:光明网  作者:祝安


  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表述,表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艺术乡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是指将艺术引入乡村,通过艺术手段改造和提升乡村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品质。艺术乡建既要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更要注重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推进艺术乡建,不仅要关注外在形式上的改变,更应关注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此背景下,艺术乡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乡土本色”“守正创新”的原则。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艺术乡建的存真 

  立足于乡土本色。“乡土本色”是艺术乡建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乡村传统和文化,高度重视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就其本质而言,乡土本色是一种根植于传统村落的,有着几千年沉淀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与习俗。它承载着相关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形态,与本土乡情血脉相连,强调对乡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以传统艺术为载体的艺术乡建,一方面需要深入挖掘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例如,传统乡村的布局规划、建筑形态,都体现着我国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积淀的“天人合一”的营造智慧。以传统村落为载体的艺术乡建则需要在保护乡村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建筑形态等方面进行探索,不断挖掘和展现其独特价值。

  遵循乡土逻辑。艺术乡建的根本目标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现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艺术乡建不应是短期行为,而应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行为。而艺术乡建若想发挥长期效应,就要遵循乡土逻辑。中国的传统社会属于农耕社会,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是乡土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民族有着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与“土气”自然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人们在同一区域生产、生活,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有机的团结”,这种生产方式的稳定造就了人际关系稳定的“熟人社会”。就艺术而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文化应维持“有机的团结”,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乡土本色”“守正创新”的基本理念。艺术乡建遵循乡土逻辑,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为中心。艺术乡建不能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应遵循乡村“有机团结”的规律。在艺术乡建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乡村物质空间的改造提升,还要注重对乡村精神空间的保护和传承。只有在遵循乡土逻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乡民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

  传承历史文脉。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艺术乡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充分尊重乡村自身的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又要以保护和传承乡村历史文化为出发点,避免盲目开发,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艺术乡建应在遵循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进行。任何地方都有与地理环境相匹配的人文传统和生活积淀,它们是乡民们的情感共同体,凝聚着乡村的价值和信仰,使乡村形成稳定的系统。艺术乡建不应破坏人文传统和生活积淀,应充分尊重乡村的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艺术乡建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在这一过程中,“守正”意味着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随意破坏乡村历史文化,而“创新”则要求以守正为前提,对乡村的人文传统与生活积淀进行系统梳理。用新视角、新技术弘扬和传播乡村历史文化,将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完成现代性转型和创新性发展。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艺术乡建的创新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日益凸显,一些具有乡土特色的建筑、民俗正逐渐消失。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艺术乡建不能盲目地以改变乡村的“落后”面貌为目的,而是要使乡村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地方”。所以艺术乡建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守住“乡愁”,使其“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笔者认为,要想更好地保护传统乡土文化,使其“活”起来,须做到以下几点。

  由外而内:乡村公共空间的活化。公共空间是村民的生活空间,是乡村社会生活的基本平台,是人们进行社交和文化活动的场所。在打造乡村公共空间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公共空间在构建乡村社会中的作用,激活其内在活力。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空间都较为狭小且多以自建房为主,村民对公共空间的认识和利用程度较低。在艺术乡建实践中,乡村公共空间的活化首先要提升村民对公共空间的认知水平和利用意识,激发其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其次是加强对村落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因地制宜地利用乡村原有的空间资源,使其有机融入乡村自然环境中。再次是让公共空间承载具体的活动,如公益服务、文化演出等,使其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最后是将乡村公共空间纳入村庄整体规划中,通过合理规划、建设与管理,将其打造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

  由内而外: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元素。“由内而外”即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元素,将其融入乡村建设当中。以乡村聚落形态为例,作为体现地域生活特色的重要文化场所,其艺术介入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积极的影响。艺术能够为乡村传统空间带来新的活力,解决其空心化、衰退化的问题,激活乡村空间的精神纽带,使其成为连接乡村文化的重要场域。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对各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习俗进行深入了解,结合乡村场地设计的总体性规划,组织各类乡建团队开展乡村人文调查。通过这些调查,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特色,为后续的艺术创作提供有力的依据,并借助创意设计手段,进行乡村文化空间在地性艺术内容生产与公共空间的激活。例如,营建乡村公共休闲空间,以及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场景等。这些举措将使乡村场景成为创意设计的物质载体,展示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由新而来:数字化技术赋能发展。“由新而来”指的是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利用新兴的数字化技术赋能乡村文化发展。很多乡村有着其独特的文化风貌,但受限于传统传播技术,难以提高其知名度。由此可见,强化乡村文化内容的数字化建设与转型升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艺术乡建应当借助于新兴的数字化技术,使乡村文化实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为此,首先要加快构建艺术生产的数字化网络服务体系,通过建立这一体系,将艺术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其次,要推动乡村特色文创产品的研发,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结合当地特色和市场需求,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意和特色的文创产品。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传统的民俗民艺进行创新和升级,通过艺术化的手段来凝练地域性的艺术形象、风格和形式,能够使它们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使乡村文化内涵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但不能把“艺术下乡”变成“艺术造乡”,更不能将乡村改造成城市的替代品。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尊重乡民的主体地位和审美趣味,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具体实践中,艺术介入乡村建设要尊重乡土逻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内容与形式并重、形式与风格统一、群众参与和专家引领并重的原则。同时,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也要坚守本土文化立场,既要守住乡土本色,又要有新时代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创新精神,在坚持“守正创新”的前提下,打造出富有文化品位、彰显乡村特色和满足人民需求的高质量乡村文化产品。


上一篇: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开放包容的胸襟格局
下一篇:【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美美与共 交流互鉴 共绘人类文明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