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所知名大学成立新的 “设计学院” !

发布时间:2025-04-22 03:35阅读次数:
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社会需求的不断演进,全球高等教育界掀起了一股“设计学院重塑”浪潮。设计教育正从传统的艺术与美学出发,迈向跨学科、科技融合与社会创新的新高度。本文盘点近年来国内外新成立或即将成立的设计学院,观察它们在新兴技术背景下的战略布局与未来方向。

🎓2024年6月7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成立

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江南大学面向未来新兴领域与数字化产业需求而建立的新一代设计学院。基于江南大学设计学科优势,聚焦智能交互与数智设计、数字影像与互动媒体、数字时尚与服饰文化等创新领域,以数字赋能的学科交叉为重要发展理念和教育特色,致力培养具有专业前沿认知、数字技术应用、创新科学素养、整合交叉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与创新组织者。

数字时代,未来已来。学院致力于数字时代发展使命,充分发挥江南大学综合学科平台优势,聚力探索数字技术赋能设计教育、设计研究的新方法新路径;关注技术与人文谐调发展,倡导设计驱动的时代价值;积极推动学科交叉与专业融合,探索数字时代背景下设计学科的新兴增长点,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新兴设计学院。

1.jpg

2.jpg

🎓
2025年3月31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院成立

面对人工智能这一颠覆性技术浪潮,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院将全力构建AI+设计”融合发展的新生态,着重实施“新工科+新文科”的融合发展策略,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产业及社会结构带来的深远变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并具备全球视野的高水平设计学科体系。

设计学院将以“交叉创新、服务社会”为使命,聚焦人工智能创意、数字媒体艺术、健康人居环境、智能装备工业设计等前沿领域,积极构建“设计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实践”的融合型创新体系,推动设计学科成为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和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3.jpg
4.jpg

🎓东京大学计划于2027年秋季开设一个新的学院东京大学设计学院

东京大学设计学院设计重新定义为一个更广泛的概念,跨越以往的人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学等领域,基于文理融合的跨学科知识,开展与以往不同的设计教育。

预计东京大学设计学院会开设的设计类专业有:碳中和、生物多样性等社会系统设计、医疗、教育等社会共通资本设计、提高Well-beingDEI的服务产品设计。这是以在复杂化、多样化的现代社会,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规模的课题率先努力,培养出能够成为未来变革者的卓越人才为目的而新设的教育课程。设计学院采用本硕一贯制五年课程,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5.jpg

6.jpg

🎓麻省理工学院将于2025年建成全新的跨学科设计学院:晨兴设计学院

MIT Morningside Academy for DesignMAD,晨兴设计学院)成立于20223月,陈曾熙家族的慈善机构晨兴基金会捐赠1亿美元。即将在2025年建成的MAD是一个跨学科中心,旨在颂扬麻省理工学院及其他地区设计的变革力量。MAD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创新,赋予个人权力,并重塑我们的学习方式。

麻省理工的晨兴设计学院创建在建筑与规划学院下,将MIT五个学院和苏世民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联系在一起,融合了科学、工程、建筑与规划、人文学科和商业等领域,创造出一种利用设计进行积极变革的大环境。

设计学院将摒弃传统教育模式,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实践和协作能力,探索多种动态方法,以应对更多现实问题。并且它还将继续鼓励师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创新,比如将设计与工程、生物学、城市研究、艺术、健康、治理、建筑等学科交织在一起,推动突破性解决方案的诞生,开拓新颖的视角,最终通过设计项目对用户、社会产生积极意义的影响。

7.jpg
8.jpg

设计教育,正站在新一轮浪潮的前沿。

近年来设计学院的成立与转型,正体现出一个鲜明趋势:

学科交叉是共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艺术与造型训练,设计正深度融合AI、信息科学、社会治理、生物工程等前沿领域。

面向社会重大议题:气候变化、健康福祉、教育公平……设计正从美学表层深入系统性问题解决的核心。

教育结构创新:从学制重构(如本硕一体)、项目导向、国际化视野,到以跨界创新为核心的课程设置,新一代设计学院正跳脱原有“学院派”模式。

在新技术、新议题与新方法的持续催化下,面对复杂而多元的未来,设计教育已成为链接科技、人文与社会变革的关键枢纽

上一篇: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底层逻辑——新质汽车审美体系的独特东方叙事
下一篇: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驱动机制、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