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 丽(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教师)
摘要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剧,老年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日显突出,严峻的老年势态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对社会民生保障的需求也将持续攀升。据此情形,本文梳理了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国内外互助养老模式包括代际互助养老模式的成功经验,力图探索一种以民办高校与老年康养相结合的集校园、家园、康园、乐园为一体的“四园合一”特色健康养老新模式。这种新的养老模式是将学习、康养、休闲、体验、旅游进行有机融合,探寻一条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创新型养老新路径。因地制宜地利用民办高校中富于康养特色的校园环境、设施资源及教学体系,打造充满活力的养老模式新平台,积极应对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推动中国养老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四园合一;终身学习;健康养老;代际互助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G777
引言
人口老龄化已是我国目前所面对的基本国情,老龄问题与养老问题不断凸显。如何构建完善的普惠型、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已经成为全社会针对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广泛吸引各界力量发展养老产业,已是大势所趋。作为教育资源富集地的高校,有责任也有能力担负起国家养老事业发展的重任。本文试图依托高校资源,探索一种以民办高校与老年康养相结合的学习型养老新模式,实现以校园特色文化为精神依托、以学习休闲为康养主体、以老者、学生互动交流为日常活动的常态机制,打造充满活力的养老模式新平台。在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中务实探索,把积极老龄观、康养老龄化理念融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致力探索一条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创新型养老新途径。
一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
1 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21世纪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联合国有关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无声革命,足以影响或改变未来。毋庸置疑,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也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202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也已突破2亿,占全国人口的14.2%。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如果以60岁及以上作为划定老年人口的标准,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将会更多,到2050年势必接近5亿,这意味着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甚至高度老龄化阶段。在不可回避的持续加深的形势挑战下,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如何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更是成为全社会必须共同面对和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了必须促进和加快老龄事业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更是明确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致力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和互助性养老服务体制,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近年来,伴随养老观念的不断转变,社会养老格局也随之发生了较大转变。目前国内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基于社区的互助养老等形式呈现。其中互助养老模式依托社区,加之有政府大力支持,就目前而言较为适合当下中国的国情和民情。
综观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国内外互助养老模式包括代际互助养老模式的成功经验,通过深入分析总结和针对不断变量的时局观测,社会各界理应积极面对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作为高等院校更应结合自身特点与资源优势,潜心考量、合理规划,积极投身社会养老服务的事业之中。本文便是在此时代背景之下,努力尝试探索一种以民办高校、大学教育与老年康养相结合的集校园、家园、康园、乐园为一体的“四园合一”特色的健康养老新模式。该模式的探索与建设,旨在让青春活力感召老年生活,借长者智慧启迪青年学子,将学习交流、关爱互助,健康养生、愉悦休闲、生活体验、旅游疗养进行有机结合。拓宽康养模式的创新思路,挖掘和集约以生物工程为主体的民办高校特质,充分结合富于康养特色的教学体系,着力发挥充满活力的高校资源优势,形成继续学习渗透生活、兴趣休闲契合康养的养老新范式。务实客观地分析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积极应对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2 我国养老模式的现状
目前,中国的养老模式已经由过去被动消极的养老向着独立养老、自我养老以及互助养老模式逐渐转变。新时期老年人的养老意识逐渐发生改变,更多老者主动关注与自身养老有关的服务内容,理性面对社会发展现实,寻求适宜自身特点的养老新方法,不再完全因循陈旧格式或者依赖子女。这种养老观念的转变使国家的整体养老体系包括内容、方式、途径等都发生了变革。
较长一段时间里,作为社会集中养老的机构养老模式形成主流态势,其主要特点是能够相对集合资源,给服务对象提供常态化、普适性的服务,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集约资源的优势,缓解了管理与陪护的服务压力,为社会与家庭的健康和谐发挥出积极作用。然而,一种把养老事业全面归为社会服务和慈善事业的观念意识,在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难免会存在相应问题:首先,养老院资源稀缺,民政部2022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为36万个,养老床位812.6万张,仅占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的4%,受疫情影响更是经营困难;同时,养老机构设施有限,发展速度远滞后于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的需求;养老机构多建于郊区,交通不便,加上服务能力欠缺,服务种类单一,其管理模式多以行政驱动为主,简单且程式化,缺乏人性关怀;老年人各种个体的、特殊化的需求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障。这种缺乏生气的呆板型照料模式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使得众多养老机构入住率低下,鲜有实效。同时,更由于收费偏高、服务不到位以及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相关养老机构难以维系。一段时间,更是出现了部分预售型养老机构销售“会员卡”所牵扯出的种种乱象,致使老人存款被骗,情绪受挫,以致对养老机构失去信心,给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二 互助养老与经验总结
1 互助养老模式在国内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我国众多地区不断探寻基于社区共建的互助养老模式,已逐渐成为中国式养老的主流。从天津和平区新兴南里社区的结对组圈式互助养老,到青岛四方区的据点活动式互助养老,以及作为老龄化急先锋的上海市政府推出的结对互助性质的“老伙伴”计划等,均探索出了一套切合老年人身心需求的全新的养老模式,特点如下:
一是以社区为单位,规模可大可小;
二是采取老人自愿结对或组圈的形式抱团养老。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身体好的体恤身体弱的,互帮互助,其乐融融;同时,也不断推出预防失能、健康科普、精神慰藉等关爱型和辅助式服务,促进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缓解了居委会和社工的压力;
三是充分整合政府、社会和家庭资源。在据点式互助养老中,政府或基层自治组织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如青岛四方区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互助养老工作的通知》、《四方区互助养老管理制度》、《四方区互助养老公约》等文件,明确了区辖、街道、居委会三级职责,加强了对互助养老据点的关心、监控与管理。区民政部门统一安排了居家养老护理员定期走访互助养老点,及时收集意见建议,在一定范围内较好地解决了具体问题。
琴棋书画、围坐品茗、结伴运动、开心聊天,在惬意的生活状态中,充分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社区抱团养老的优点。同时,为了更加有效地缓解集体生活中难免出现的因性格差异所产生的矛盾和因服务中而出现的粗浅现象,多会选择富于爱心、处事和善且工作热情高、协调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日常生活中鼓励长者们的自发照顾意识,若老人身体临时出现意外,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得到及时关注,获得高效的施救反应。互为关心、彼此照应是风险应对且良性循环的极佳策略。这种基于社区的互助养老模式较为契合中国国情,无论是城市或农村,都有着广泛的适合生长的土壤。
清华大学老年问题研究专家邢东明教授通过多方观察和分析,发现离退休独居老人多生活不便,孤独寂寞。他认为青年大学生与离退休老人在很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他深有感触地提出,若能将两大群体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可持续的代际公益互助体,探寻互补与融合的交流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资探讨的好办法。于此同时,“感恩梧桐树”活动作为代际互助的中国公益形式应运而生,其主要内容是让大学生志愿者与离退休前辈精准结对,通过适时交流与陪伴,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既渗透性地增长了青年学子的见识,又自然而然地充实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于无形中丰富了养老形式与内容,助力了养老服务的需求。
2 代际互助养老模式在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
美国西雅图的一家养老机构将养老院和幼儿园开设于一体,两代人共同生活、学习和嬉戏,老幼之间呈现出诸多生动有趣、意想不到的现象。一方面,“代际学习中心”让老人在与儿童的接触中有了更多的乐趣和欢笑,大大降低了孤独感,找寻到儿时的回忆,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兴趣与热爱;另一方面,儿童通过与老人的相处,更学会了友善与慈爱、奉献与尊重的可贵品质。布里格斯说:“老人拥有丰富的生活智慧和经验,如果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将是社会的一大损失。而把养老院和幼儿园开在一起,是一个让老人再次融入社会的伟大案例。”[1]
德国“多代屋”是一种具有开放、志愿和互助性质的社区养老模式。它创造性地将年轻家庭和老年人的照料服务置于同一屋檐下,打破了家庭和代际界限。适宜地调配儿童、年轻人和老年人在互通的功能区域内居住与生活,搭建起不同年龄人群社会交往、互通融合的平台。在这里,老人之于孩子建立起祖孙式的关系,亲和自然地担负起帮助年轻家庭看护孩子的任务。55-65岁的健康长者可以协调照看更年长的老人,固定职员和志愿者则可以介入其间提供专业的儿童看护和老人陪护服务,如此运行既让老人的日常生活得到充实、丰富与照料,又使得孩子们于无形之中受到呵护与关爱,这种结构的形成恰恰契合了我国传统多代同堂所具有的家庭功能。
实践证明,将养老院和幼儿园、学校开设于一体的代际互助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治愈了老年人惯常的孤独感,丰富了生活,愉悦了身心,保障了健康,受到广泛认同与肯定。因此,世界上众多国家代际互助的养老模式则应运而生,且得到普遍推广。
三 “四园合一”的养老模式
“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中央把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强调了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我国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充足的人力资本,历史悠久的孝道文化,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解决好这一现实问题。高校作为文化教育资源的聚集地,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国家养老事业提供服务、缓解压力、贡献力量。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永春里学院”的成立,旨在努力实现一种终身教育和特色养老相结合的运行管理创新机制,致力探索集校园、家园、康园、乐园为一体的“四园合一”式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新模式。在该模式中,退休老者与青年学生和谐共处,将学习交流、康养生息、健身休闲、生活体验、旅游疗养进行有机结合,以实现老年人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的提升。
1 校园——创新拓展老年教育
伴随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长者们“老有所学”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趋强烈。永春里学院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依托生物工程特色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和师资力量,在建设和集合各类适宜老年人继续学习、愉悦身心的校舍基地与设备设施的同时,为退休老人提供兴趣学习、拓展老年教育的平台。适时开设健康养生、人文素养、艺术兴趣、体育休闲、生活乐享等5大类60余门合乎需求、养心益智的课程。致力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的需求,引领长者颐乐好学,永葆青春。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今天的退休老人希望更多感受青春的气息,让心智健康、青春常在,因此,他们同样向往校园生活。从国家养老协会近期对城镇老年人“文化程度”调查一栏中可以看出,中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呈依次增加状,分别为11.9%、21.8%、23.3%和43%,可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为43%。这说明老年目标群体大多受到良好教育,相信他们一定对校园学习生活熟悉且向往。退休之后,若能融入学院式养老,回归初衷,接受适宜课程的再学习,不仅能凭添乐趣、丰富生活、活跃思维,更能让老年人学有所依、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在丰富的生活与学习中,激发生命活力,增强获得感与幸福感,提升个人生存价值。
永春里学院依托学校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科学而有针对性地设置了符合老年人特色兴趣的课程。其形式也多以体验型和生活化的模式进行授课,灵活多样地打造合乎实际、轻松愉快的老年课堂,使老年人在规律生活与学习的同时,紧随时代步伐,感悟继续学习的个中妙趣。在自我充实、自行品修中,洗涤铅华,回归纯净,在淡化凡尘中,重悟生命的价值。
其中,康养类课程是生物工程学院的重点特色课程,包括中医养生、营养搭配、心理健康、心脑血管疾病与预防等;人文艺术类课程,则是引导老者们重温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再悟华夏民族气节,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在诗词歌赋里陶冶性情,于人文哲思中领略智慧。时逢传统节日之际,开展讲民俗故事、绘民俗风情、摄民俗传统、颂民俗经典的活动。通过真情实感的作品展现中华传统习俗的魅力,从中丰富老年人的体会与感知;借助学校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学科教学资源,广泛开展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兴趣课程,在参与中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达到益心养性的目的。
新时代的老人们多为知识型、管理型和技能型的退休人员,由于他们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丰厚的知识底蕴、特有的专业技能以及长期积累的工作、生活经验,自然会特别适应校园环境。他们善于利用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如使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书画室、健身房等,实现继续学习、展现才华的愿望。同时,他们从另一角度也更能为学生提供有价值和辅助性的教育内容,陪伴和促进青年学子们迅速成长。适宜的前提下,可聘请低龄老人担任学生的校外辅导员或技术指导员。反之,学生也可对老人进行闲时阶段的日常照顾或参与力所能及的敬老助老活动,达到相得益彰、互动借力的效果,真正实现良性健康的代际互助目标。
永春里学院秉持创新办学理念,人性化、多维度地抓实符合长者继续学习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夯实适老型校园文化阵地,助推文化养老新格局。大学之妙,在其品格与内涵,这里学子满堂、学风清雅、学养丰厚,集合青春与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融入其间,所接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一种积极乐观、充实丰盈的生活状态。
2 家园——致力营造美好生活
永春里学院开设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园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四季风景如画、长年鸟语花香。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置身充满生机的校园中,会让老人们感受活力,淡忘年龄。
紧邻永春里学院设置有一层结构式独门独院住宅,具备一室一厅、二室一厅等多样化居住选择,与一般养老机构旅馆式、病房式格局不同,其内部设施完全遵循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需求,包含入户庭院、客厅、厨房、卧室、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呈现宜居式家庭构造形式。其配置格局温馨、自然、亲切、舒适,充分实现适老化设计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包括无障碍通道、防滑地面、坐榻式安全洗浴、智能马桶等细微环节,均作出了充分的考量与设计。
(一)环境生活自然化。老年公寓地处绿树成荫的校园之中,晨光湖、问天湖波光粼粼,明镜关、问天楼交相辉映,其草木繁茂、空气清新。尤其是蜿蜒于校园之中的别具特色的长城与关隘,依景顺势地延伸于婆娑的树影之中。这里既是斜阳漫步、感怀岁月的好去处,又是信步攀谈、抚今追昔的好场所。在移步换景中,促进身心舒畅,于草木花香里,保持神清气爽。
(二)园区生活丰富化。校园俱乐部和协会丰富多彩,各种健身、唱歌、跳舞、太极、茶艺、盆栽、美食等应有尽有。将丰富的社团活动引入宜老生活之中,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需求,让退休老人紧随时代步伐,充分融于活力四射的大学生活之中,开心玩乐,使其保持青春阳光的心态,忘却年龄。
(三)家庭生活层次化。除了为老年人营造独立、温馨的往所之外,专门设置有老人住宅聚落区,同一聚落的老人们共享集体活动空间,寒暄聊天、缓解孤独,在棋牌对弈的欢声笑语中,享有家庭温暖,感受接纳与认同。独处之时,也可在居家庭院中,或种植花草,怡情养性,或弄鸟养鱼,凭添雅趣。
校园西北角,开设有几十亩的智汇农场,长者们可选择相应地块,参与种植自己喜爱的瓜果蔬菜,在归隐状态里,感受“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体会“复得返自然”的诗意情怀。
3康园——加强老年康养保健
健康与长寿是生命科学研究永恒的主题。充分利用学校生命科学学院相关研究课题,将抗衰老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永春里学院的健康教育与服务之中。通过科学且通俗易懂的健康养生项目,促进与提高老年人的康养意识和观念,实现延缓衰老过程、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引导老年人加强健康养生理念的学习,注重康养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结合校内外学者、教授及康养专家,阶段性地检测和评价老年人身体状况,定制合理的集运动健身、营养膳食、心理调节、保健服务为一体的健康养生方案,使之服务于健康养生的全过程。
完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开发老年健康教育科普教材,利用课堂、座谈和媒介传播等方式加强健康宣传活动,广泛普及健康知识,引领其遵循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
实施老年健康促进工程。加强老年人群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早期检测与筛查,包括干预及分类指导。挖潜学校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学科优势资源,充分调动知名教授、博士群体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用技术创新为主导,以成果转化为推广,在切实做好老年群体服务工作的同时,促进老年健康领域科研成果的不断发展。
提升老年康养综合服务能力。构建综合、多元的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是老年人群体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养服务活动,将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关爱行动落到实处。在老年人的健康监护、康养培训、保健护理、心理慰籍等方面,努力提升多样性的综合服务能力,以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普惠长者。
4乐园——丰富老年休闲生活
步入老年,由于生理机能的老化,人际交往、工作领域、社会角色都会发生较大变化,极易产生消极状态,如冷漠感、孤独感、忧郁感和厌世情绪等,会隐隐感受到自己被社会和家庭逐渐淡忘。如何体察老年人的心理波动,缓解老年人的精神压力,建立切实可行、愉悦快乐的适老化活动体系,便显得格外重要。
完善老年休闲服务体系。学院内文化休闲、兴趣娱乐的活动场所众多,设有大小礼堂、音乐厅、歌舞培训厅、国学馆、书画创作室、五龙潭养生馆、长河垂钓园等特色配套设施。针对老年人常态、合理的需求,有效整合设施资源,采用时段开放与有序组织相结合的形式,保障老年群体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组织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类文化娱乐和休闲活动,支持、鼓励老年文化社团登台表演,一展风采。真正让老年人感受到这里既是丰富知识的课堂、怡情养心的场所、广交朋友的平台、更是精神慰藉的乐园。
鼓励老年参与体育健身。利用合理时段安排、组织老年人参加学校健源体育馆、兵羽馆、健身房、游泳馆、环校园长城步道等多类运动场地的适量性健身活动。根据老年人差异化的身体素质,设置适合的运动项目和适量的锻炼强度,规划针对性的运动方案,科学组织,合理安排,适时编辑和发布老年人科学健身的活动指南。
促进养老和旅游融合发展。人类除了生理、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求外,同时更多希望获得满足感、归属感、自尊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如何填补老年人精神生活方面的贫乏和空落,满足其社会交往、平等和尊重的需要,不定期开展各类形式的观光、踏青、旅游等活动,则是尚佳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由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投资建设的武陵山康养学院,地处湖北恩施利川,新校区规划占地600余亩,是学校产学研用基地的重点建设项目。依山而建的校区设置有富硒农产品生态种植和科研示范基地,生态观光旅游配套服务示范基地。这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研学、旅游、养身的好去处。
建设康养旅游基地,拓展老年医疗旅游、老年观光旅游,老年乡村旅游的新业态,也是学校整体规划与发展的重大举措。阶段性地组织老年朋友前往利川,在消暑纳凉中,实现亲近自然、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的目的。
结语
针对新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新形势、新特点,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和规范养老产业的发展,国家《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出台,为我国养老产业的市场参与主体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尤其国务院颁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着重指出,创新发展老年教育,支持各类有条件的学校举办老年大学(学校)、参与老年教育,鼓励养教结合的创新实践,努力搭建全国老年资源共享平台……更为我国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永春里学院的建立,顺应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需要,该院全面依托学校资源创立养老服务与学习基地的新模式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结合“四园合一”的办学理念,拓宽办学渠道,丰富办学功能,突破传统教育格局,致力让更多老年人能够切实享受到高质量、多元化、丰富性的晚年生活。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中,理念更新、知识升级、能力提升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基础性任务。老年康养,不仅是养身体,更是养精神。我们必须关注和体察新时代老年人的切实需求,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以学养老”的精神享受,提升生活幸福感。与此同时,具备合适条件的高校,应该在传统的育人格局的架构之下,努力开拓和建立“教养医”融合模式的老年教育体系,以教育助推养老。
我们清楚地看到,新时代的养老体系是由生存必需型向着享受型、参与型、发展型逐渐转变,而持续的学习将是未来最好的养老方式。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可以先行发挥和利用自身机制体制的灵活性,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迎接挑战的同时,抓住机遇,为缓解老龄社会带来的压力贡献力量、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代际学习中心】他们把养老院和幼儿园开在一起,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搜狐网2017-11-17 13:03 https://www.sohu.com/a/204991368_99934054
[2] 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 豆丁网
httpswww.docin.comp-1778747763.html
[3] 互助养老的模式类型与现实困境--理论-人民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1102/c207260-27766878.html
[4] 刘益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5] 候立平.美国“自然形成退休社区”养老模式探析[J]. 人口学刊, 2011(2).
[6] 刘铮.德国馆:“多代屋”直面老龄社会[N]. 新京报, 2010-05-17.
[7] 创新路径 特色办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打造康养产业人才培养与研究“新样板”
https://www.360kuai.com/pc/9339cd4ab598713b3?cota=3&kuai_so=1&tj_url=so_vip&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8] 郑莘.城市老龄化社区的研究:概念、特点及目标[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1(22).
[9] 李小云,田银生.国内城市规划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相关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11(09).
[10] 牟利明,姜川.构建“积极老龄化社区”的方法和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08(29).
[11] 高和荣,张爱敏.中国传统民间互助养老形式及其时代价值——基于闽南地区的调查[J].山东社会科学, 2014(4).
[12] 李运强,周丽婷.河北肥乡的低成本互助养老模式[N].中国妇女报,2011-07-17.
[13] 林杰,郑越洋.美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中国大学教学, 2021(4).
[14] 丁雷.一家的钥匙三家管[N].大连日报, 2011-10-16.
[15]上海推“老伙伴”计划 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互助[N].
解放日报,2012-10-29.http://www.charity.gov.cn/fsm/sites/newmain/preview1.jsp?ColumnID=362&TID=20121019151321762593563.
[16] 杨英春,杨作清.“关爱圈”让老年人实现互助养老[N].中国社会报,2009-07-29.
[17] 杨炳珑.青岛市四方区探索社区互助养老新模式[N].中国社会报,2008-01-22;
李强.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 四方区推出互助养老新模式[N].青岛日报,2007-07-18.
[18] 姜慧丽.老来互为伴 相携享晚年[N].青岛日报,2011-04-29.
[19] 李秀英,杨建华.今朝我助他人 来年他人助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03-20.
[20] 严蓓蓓. 浙江金华:“时间银行”推动老人互助养老[N]. 光明日报,2014-03-14.
[21] 吴洪彪:瑞士、美国、加拿大养老服务业考察报告[N].中国社会报,2012-09-14.
[22] 高焕民,柳耀泉,吕辉.老年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3] [美]德尔·霍金斯等.老人行为学.原书第11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3]
[24] Germany's 'multi-0generation houses' could solve twoproblems for Britain[EB/OL], The Guardian, 2014-05-02, http://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4/may/02/germany-multigeneration-house-solve-problems-britain.
[25] “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及国家战略对策
http://www.cadf.org.cn/post/1756
[26]中国社会科学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报告2021》发布
http://ex.cssn.cn/glx/glx_bwsf/202112/t20211230_5386033.shtml
基金项目:本文为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科项目《民办高校“四园合一”养老模式研究——以永春里学院为例》(编号:2021J13)的研究成果。